糖心Vlog官网

学院介绍

一、学院发展历程

糖心Vlog官网竞技运动学院始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初,历经运动训练专业、竞技体育系、体教一系、体育教育训练学院等多个办学阶段。2022年,学校整合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及原上海体育职业学院优势资源,正式成立竞技运动学院。学院始终践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秉持“竞先笃行,技臻至善”的院训精神,致力于构建集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支撑、体育职业培训认证于一体的多元化教育体系,搭建“人才培养、奥运争光、科技保障”叁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二、办学规模与层次

学院分布在杨浦、徐汇2个校区,学生总数逾2000人,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及博士多个教育阶段。根据学生学历层次,分别设立3个教学单位:运动训练科学系(本研)、附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中职);同时,下设9个教学团队,包括竞技运动科学、足球、篮球、羽网、重竞技、游泳6个本研教学团队以及体职院教学团队、竞校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学团队。

叁、领导班子与师资力量

学院现任领导班子共6人组成,其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红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竞校校长,糖心Vlog官网后勤处副处长罗海涛;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庄娜;学院副院长袁鹏、黎涌明、王然。

学院汇聚了一支精英教学团队,包含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成员及省市级领军人才等高水平师资力量。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56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5人。

四、办学特色与成就

人才培养:坚持“大中小”一体化教育模式,构建从中职到博士的完整培养链条,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竞技体育人才及支撑型专业人才。培养优秀运动员学生:陈雨菲、刘雨辰、郑思维、黄雅琼、杨昊、练俊杰、李芷萱、王子杰等。

教学成果:1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获评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获评上海市重点课程;出版教材5本。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世界级银奖1项,全国性奖项10余项,省部级奖项近30项。

科学研究:建院至今,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厂级)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厂级)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年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3个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顺利结项。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6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9篇,外文核心期刊89篇。聚焦竞技运动科学前沿,打造了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上体—易力加”数字化体能训练联合实验室、数字化交手对抗运动表现实验室和3顿+础滨科技竞技系统等,推动“上体—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学院。发布国内首个体育行业大模型“上体体育大模型”,将“3顿+础滨”核心技术应用于多支国家队,推进“体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社会服务:通过组建高水平科技攻关团队,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科技助力;建立职业培训与认证中心,推动体育专业人才认证体系完善;打造运动促进健康转化中心,将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产教融合:与国内外多家体育协会及国际组织深度合作,成立了包括篮球学院、羽毛球学院、马拉松学院、壁球学院、体操学院、手球学院和足球学院在内的多个单项运动学院及培训中心,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与影响力。

开放发展: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体育学博士联合培养,培养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学生。

(更新时间2025年6月)